商业电磁兼容性测试标准
ANSI
文件编号
标题
9千赫至40千兆赫范围内低压电气和电子设备放射无线电噪声的测量方法
IEC
文件编号
标题
《国际电工词汇》。第161章:电磁兼容
高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定义和测试要求
高压试验技术。第2部分:测量系统
高压试验技术。第3部分:现场试验的定义和要求
电声学助听器第13部分:电磁兼容性(EMC)
测量继电器和保护设备。第26部分:电磁兼容性要求
低压电气装置。第4-44部分:安全保护。电压干扰和电磁干扰保护
转换,脉冲和相关波形。术语,定义和算法
船舶电气和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EMC) .带金属船体的船舶
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一般要求。附带标准:电磁干扰。要求和试验
医用电气设备。第2-2部分:高频手术设备和高频手术附件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特殊要求
医用电气设备。第4-2部分:引导和解释。电磁抗扰性:医用电气设备和医用电气系统的性能
电视和声音信号用电缆分配系统。第2部分:设备的电磁兼容性
电视和声音信号用电缆分配系统。第12部分:系统的电磁兼容性
低压电源和信号线短时瞬变测量方法指南
遥控设备和系统。第2部分:操作条件。第1节:电源和电磁兼容性
关于用于电磁干扰抑制的电容器、电阻、电感和完整滤波单元的应用的指导信息
弧焊设备。第10部分:电磁兼容性(EMC)要求
电磁兼容性。第1部分:总则。第1节:基本定义和术语的应用和解释
电磁兼容性(EMC) .第1-2部分:总则。关于电磁现象实现电气和电子设备功能安全的方法
电磁兼容性。第1-3部分:总则。高空电磁脉冲(HEMP)对民用设备和系统的影响
电磁兼容性(EMC) .第1-4部分:总则。在频率范围内限制设备工频传导谐波电流发射的历史基本原理
电磁兼容性。第1-5部分:总则。民用系统的高功率电磁(HPEM)影响
电磁兼容性(EMC) .第1-6部分:总则。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
电磁兼容性(EMC) .第1-7部分:总则。非正弦条件下单相系统的功率因数
电磁兼容性(EMC) .第2部分:环境。第1节:环境描述。公共供电系统中低频传导干扰和信号的电磁环境
电磁兼容性(EMC) .第2-2部分:环境。公共低压供电系统中低频传导干扰和信号的兼容性等级
电磁兼容性(EMC) .第2部分:环境。第3节:环境描述。辐射和与网络频率无关的传导现象
电磁兼容性(EMC) .第2-4部分:环境。工业厂房中低频传导干扰的兼容性等级
电磁兼容性(EMC) .第2部分:环境。第5节:电磁环境分类EMC基础出版物
电磁兼容性(EMC) .第2部分:环境。第6节:工业工厂电源中低频传导干扰排放水平的评估
电磁兼容性(EMC) .第2部分:环境。第7节:各种环境中的低频磁场
电磁兼容性(EMC) .第2-8部分:环境。带统计测量结果的公共电力供应系统的电压下降和短时中断
电磁兼容性(EMC) .第2部分:环境。第9节:HEMP环境描述。辐射干扰。EMC基础出版物
电磁兼容性。第2-10部分:环境。HEMP环境描述。传导干扰
电磁兼容性(EMC) .第2-11部分:环境。HEMP环境的分类
电磁兼容性(EMC) .第2-12部分:环境。公共中压供电系统中低频传导干扰和信号的兼容性级别
电磁兼容性。第2-13部分:环境。HPEM (high power Electromagnetic)环境。辐射和传导
电磁兼容性。第2-14部分:环境。公共配电网过电压
电磁兼容性。第3-2部分: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输入电流每相≤16a)
电磁兼容性(EMC)。第3-3部分:限值。公共低压供电系统中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值,适用于每相额定电流≤16a且不受条件连接限制的设备
电磁兼容性(EMC)。第3-4部分:限值。额定电流大于16a设备的低压供电系统中谐波电流发射的限值
电磁兼容性(EMC) .第3部分:限值。第5节:额定电流大于16a设备的低压供电系统中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值
电磁兼容性(EMC) .第3部分:限制。第6节:MV和HV电力系统中扭曲负载的排放限制评估。基本EMC出版物
电磁兼容性(EMC) .第3部分:限值。第7节:中压和高压电力系统波动负荷排放限值的评估。基本EMC出版物
电磁兼容性(EMC) .第3部分:限制。第8节:低压电气装置上的信号。发射水平、频段和电磁干扰水平
电磁兼容性(EMC)。第3-11部分:限值。公共低压供电系统中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值。额定电流<= 75a并受条件连接限制的设备
电磁兼容性(EMC)。第3-12部分:限值。连接到每相输入电流为> 16a和<= 75a的公共低压系统的设备产生的谐波电流限值
电磁兼容性(EMC) .第3-13部分:限值。低压、高压和特高压电力系统不平衡装置连接排放限值的评估
电磁兼容性(EMC) .第3-14部分:低压电力系统干扰装置连接的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和不平衡排放限值的评估
电磁兼容性(EMC)。第3-15部分:限值。低压网络中分散发电系统低频电磁抗扰度和发射要求的评估
电磁兼容性(EMC) .第4-1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IEC 61000-4系列概述
电磁兼容性(EMC) .第4-2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性试验
电磁兼容性(EMC) .第4-3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辐射、射频、电磁场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性(EMC) .第4-4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电气快速瞬变/突发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性(EMC)。第4-5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浪涌试验
电磁兼容性(EMC) .第4-6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抗射频场引起的传导干扰
电磁兼容性(EMC) .第4-7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力供应系统及其连接设备的谐波和间谐波测量和仪器仪表通用指南
电磁兼容性(EMC) .第4-8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性(EMC) .第4-9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性(EMC) .第4-10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性(EMC) .第4-11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下降、短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性(EMC) .第4-12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环波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性(EMC) .第4-13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谐波和间谐波,包括交流电源端口的主信号,低频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性(EMC) .第4-14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波动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性(EMC) .第4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第15节:闪烁计.功能和设计规范
电磁兼容性(EMC) .第4-16部分:测试和测量技术。频率范围为0hz至150khz的传导共模干扰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性(EMC) .第4-17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直流输入电源端口抗扰度纹波试验
电磁兼容性(EMC) .第4-18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性(EMC) .第4-19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交流电源端口上频率范围为2khz至150khz的传导、差模干扰和信号抗干扰性试验
电磁兼容性(EMC) .第4-20部分:测试和测量技术。横向电磁(TEM)波导中的发射和抗扰度测试
电磁兼容性(EMC) .第4-21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混响室试验方法
电磁兼容性(EMC)第4-22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全消声室(FARs)中的辐射发射和抗扰度测量
电磁兼容性(EMC)第4-23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HEMP和其他辐射干扰保护装置的试验方法
电磁兼容性(EMC) .第4-24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HEMP传导干扰保护装置的试验方法
电磁兼容性(EMC) .第4-25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设备和系统的HEMP抗扰度试验方法
电磁兼容性(EMC) .第4-27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不平衡、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性(EMC) .第4-28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电源频率变化和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性(EMC) .第4-29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直流输入电源端口抗扰度试验中的电压下降、短中断和电压变化
电磁兼容性(EMC) .第4-30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电能质量测量方法
电磁兼容性(EMC) .第4-31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交流电源端口宽带抗干扰试验
电磁兼容性(EMC) .第4-32部分:测试和测量技术。高空电磁脉冲(HEMP)模拟器概要
电磁兼容性(EMC) .第4-33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大功率瞬态参数的测量方法
电磁兼容性(EMC) .第4-34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每相输入电流超过16a的设备的电压下降、短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性(EMC) .第4-35部分:测试和测量技术。HPEM模拟器概要
电磁兼容性(EMC) .第4-36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设备和系统的IEMI抗扰度试验方法
电磁兼容性(EMC) .谐波发射一致性试验系统的校准和验证协议
电磁兼容性(EMC) .第4-38部分:测试和测量技术。电压波动和闪烁符合性测试系统的测试、验证和校准协议
电磁兼容性(EMC) .第4-39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近距离辐射场。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性。第5部分:安装和缓解指南。第1节:一般注意事项。EMC基本出版物
电磁兼容性(EMC)。第5部分:安装和缓解指南。第2节:接地和布线
电磁兼容性(EMC)。第5-3部分:安装和缓解指南。HEMP保护概念
电磁兼容性(EMC)。第5部分:安装和缓解指南。第4节:抗HEMP辐射干扰保护装置规范EMC基础出版物
电磁兼容性(EMC)。第5部分:安装和缓解指南。第5节:HEMP传导干扰保护装置规范EMC基础出版物
电磁兼容性(EMC)。第5-6部分:安装和缓解指南。外部电磁影响的缓解
电磁兼容性(EMC)。第5-7部分:安装和缓解指南。外壳对电磁干扰的防护程度(EM代码)
电磁兼容性(EMC) .第5-8部分:安装和缓解指南。分布式基础设施的HEMP保护方法
电磁兼容性(EMC) .第5-9部分:安装和缓解指南。HEMP和HPEM的系统级敏感性评估
电磁兼容性(EMC)。第5-10部分:安装和缓解指南。设施抗HEMP和IEMI保护指南
电磁兼容性(EMC) .第6-1部分:通用标准。住宅、商业和轻工业环境抗扰度标准
电磁兼容性(EMC) .第6-2部分:通用标准。工业环境抗扰度标准
电磁兼容性(EMC) .第6-3部分:通用标准。住宅、商业和轻工业环境的辐射标准
电磁兼容性(EMC) .第6-4部分:通用标准。工业环境排放标准
电磁兼容性(EMC)。第6-5部分:通用标准。电站和变电站环境的抗扰度
电磁兼容性。第6-6部分:通用标准。室内设备的HEMP抗扰性
电磁兼容性(EMC) .第6-7部分:通用标准。工业场所用于安全相关系统(功能安全)中执行功能的设备的抗扰度要求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EMC要求。第1部分:一般要求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EMC要求。第2-1部分:特殊要求。用于EMC不受保护应用的敏感测试和测量设备的试验配置、操作条件和性能标准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EMC要求。第2-2部分:特殊要求。用于低压配电系统的便携式测试、测量和监视设备的试验配置、操作条件和性能标准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EMC要求。第2-3部分:特殊要求。带集成或远程信号调节的传感器的试验配置、操作条件和性能标准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EMC要求。第2-4部分:特殊要求。符合IEC 61557-8的绝缘监视设备和符合IEC 61557-9的绝缘故障定位设备的试验配置、操作条件和性能标准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EMC要求。第2-5部分:特殊要求。符合IEC 61784-1的带现场总线接口的现场设备的试验配置、操作条件和性能标准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EMC要求。第2-6部分:特殊要求。体外诊断医疗设备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EMC要求。第3-1部分:安全相关系统和用于执行安全相关功能的设备的抗扰度要求(功能安全)。一般工业应用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EMC要求。第3-2部分:安全相关系统和用于执行安全相关功能的设备(功能安全)的抗扰度要求。具有规定电磁环境的工业应用
家用和类似用途剩余电流操作保护装置。电磁兼容性
可调速电力驱动系统。第3部分:电磁兼容要求和特殊试验方法
集成电路。电磁发射的测量。第1部分:一般条件和定义
集成电路。150 kHz至1 GHz电磁发射的测量。第2部分:辐射发射的测量。TEM单元和宽带TEM单元方法
集成电路。电磁发射的测量。第3部分:辐射发射的测量。表面扫描法
集成电路。150 kHz至1 GHz电磁发射的测量。第4部分:传导发射的测量。1 Ω/150 Ω直接耦合方法
集成电路。150khz至1ghz电磁发射的测量。第5部分:传导发射的测量。工作台法拉第笼法
集成电路。150khz至1ghz电磁发射的测量。第6部分:传导发射的测量。磁探针法
集成电路。电磁发射的测量。第8部分:辐射发射的测量。IC带线法
不间断电源系统(UPS) .第2部分:电磁兼容性EMC要求
电力变压器、电源装置、电抗器和类似产品。电磁兼容要求
集成电路。电磁抗扰度的测量。第1部分:一般条件和定义
集成电路。电磁抗扰度的测量。第2部分:辐射抗扰度的测量。TEM单元和宽带TEM单元方法
集成电路。150khz至1ghz电磁抗扰度的测量。第3部分:大电流注入(BCI)方法- - - - - -取消
集成电路。150khz至1ghz电磁抗扰度的测量。第4部分:直接射频功率注入法
集成电路。150khz至1ghz电磁抗扰度的测量。第5部分:工作台法拉第笼法
集成电路。电磁抗扰性的测量。第8部分:辐射抗扰性的测量。IC带线法
集成电路。电磁抗扰度的测量。第9部分:辐射抗扰度的测量。表面扫描法
金属通信电缆试验方法。第4-0部分:电磁兼容性(EMC) .表面传递阻抗和屏蔽衰减之间的关系。推荐限值
金属通信电缆试验方法。第4-1部分:电磁兼容性(EMC) .电磁屏蔽测量简介
金属通信电缆试验方法。第4-2部分:电磁兼容性(EMC) .屏蔽和耦合衰减。注入钳法
金属通信电缆试验方法。第4-3部分:电磁兼容性。表面传递阻抗。三轴法
金属通信电缆试验方法。第4-4部分:电磁兼容性(EMC) .测量3ghz及以上屏蔽衰减的试验方法。三轴法
金属通信电缆试验方法。第4-5部分:电磁兼容性(EMC) .耦合或屏蔽衰减。吸收钳法
金属通信电缆试验方法。第4-6部分:电磁兼容性。表面传递阻抗。线路注入法
金属通信电缆试验方法第4-7部分:电磁兼容性(EMC)测量传输阻抗ZT和3ghz以上连接器和组件的屏蔽衰减aS或耦合衰减aC的试验方法管中三轴管法
金属通信电缆试验方法。第4-8部分:电磁兼容性(EMC) .电容耦合导纳
金属通信电缆试验方法。第4-9部分:电磁兼容性。屏蔽平衡电缆的耦合衰减。三轴法
金属通信电缆试验方法。第4-10部分:电磁兼容性(EMC) .馈线和电磁垫片的传输阻抗和屏蔽衰减。双同轴试验方法
金属通信电缆试验方法第4-11部分:电磁兼容性(EMC)跳线、同轴电缆组件、预连接电缆的耦合衰减或屏蔽衰减吸收钳法
金属通信电缆试验方法。第4-12部分:电磁兼容性(EMC) .连接硬件的耦合衰减或屏蔽衰减。吸收钳法
金属通信电缆试验方法。第4-13部分:电磁兼容性(EMC) .链路和通道的耦合衰减(实验室条件).吸收钳法
金属通信电缆试验方法第4-14部分:电磁兼容性(EMC)电缆组件的耦合衰减(现场条件)吸收钳法
金属通信电缆试验方法。第4-15部分:电磁兼容性(EMC) .测量传输阻抗和屏蔽衰减-或与三轴单元耦合衰减的试验方法
集成电路。收发器的EMC评估。第1部分:一般条件和定义
集成电路。收发器的EMC评估。第2部分:LIN收发器
集成电路。收发器的EMC评估。第3部分:CAN收发器
铁路设施。电磁兼容性。第1部分:总则
铁路设施。电磁兼容性。第2部分:整个铁路系统对外发射
铁路设施。电磁兼容性。第3-1部分:机车车辆。列车和整车
铁路设施。电磁兼容性。第3-2部分:机车车辆。设备
铁路设施。电磁兼容性。第4部分:信号和电信设备的发射和抗干扰性
铁路设施。电磁兼容性。第5部分:固定电源装置和设备的发射和抗干扰性
防雷。第1部分:一般原则
防雷。第2部分:风险管理
防雷。第3部分:建筑物的物理损坏和生命危险
防雷。第4部分:建筑物内的电气和电子系统
静态传输系统(STS) .第2部分:电磁兼容性(EMC)要求
船舶电气装置。电磁兼容性。船舶电缆装置的优化。布线距离的试验方法
CISPR
文件编号
标题
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电磁干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车辆、船只和内燃机。无线电干扰特性。船外接收机保护的极限和测量方法
电磁兼容性。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设备的要求。第1部分:发射
电磁兼容性。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设备的要求。第2部分:抗干扰性。产品系列标准
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无线电干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仪器和方法规范。第1-1部分: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仪器。测量仪器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仪器和方法规范。第1-2部分: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仪器。进行干扰测量用耦合装置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仪器和方法规范。第1-3部分: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仪器。辅助设备。干扰功率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仪器和方法规范。第1-4部分: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仪器。辐射干扰测量用天线和试验点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仪器和方法规范。第1-5部分: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仪器。5mhz至18ghz天线校准点和参考测试点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仪器和方法规范。第1-6部分: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仪器。EMC天线校准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仪器和方法规范。第2-1部分:干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进行干扰测量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仪器和方法规范。第2-2部分:干扰和抗扰度的测量方法。干扰功率的测量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仪器和方法规范。第2-3部分:干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辐射干扰测量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仪器和方法规范。第2-4部分:干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抗扰度测量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仪器和方法规范。第2-5部分:物理大型设备产生的干扰发射的现场测量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仪器和方法规范。第3部分:CISPR技术报告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仪器和方法规范。第4-1部分:不确定度、统计和极限建模。标准化EMC试验中的不确定度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仪器和方法规范。第4-2部分:不确定度、统计和极限建模。测量仪器的不确定度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仪器和方法规范。第4-3部分:不确定度、统计和极限建模。批量生产产品EMC符合性测定中的统计考虑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仪器和方法规范。第4-4部分:不确定度、统计和极限模拟。投诉统计和无线电业务保护极限计算模型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仪器和方法规范。第4-5部分:不确定度、统计和极限模拟。替代试验方法的使用条件
无源EMC滤波器件抑制特性的测量方法
架空电力线路和高压设备的无线电干扰特性。第1部分:现象的描述
架空电力线路和高压设备的无线电干扰特性。第2部分:测量方法和确定限度的程序
架空电力线路和高压设备的无线电干扰特性。第3部分:最大限度减少无线电噪声产生的实施规程
车辆、船只和内燃机。无线电干扰特性。车载接收机保护的极限和测量方法
多媒体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发射要求
IEEE
文件编号
标题
IEEE安装在用户场所的工业、科学和医疗(ISM)设备的射频发射测量推荐实施规程
IEEE电磁屏蔽外壳有效性测量的标准方法
测量尺寸在0.1米到2米之间的外壳和盒子的屏蔽效果的标准方法
IEEE直流至18ghz频率范围内导电垫圈电磁特性指南
IEEE 100hz至10ghz范围内射频电力线路干扰滤波器测量方法标准
IEEE保护公共可访问计算机系统免受故意电磁干扰(IEMI)的推荐实施规程
IEEE可更换电子模块电磁干扰特性控制标准要求
IEEE电力线通信设备标准电磁兼容性(EMC)要求测试和测量方法Inactive-Reserved
ISO
文件编号
标题
土方和建筑工程机械带内部电源的机械的电磁兼容性第1部分:典型电磁环境条件下的通用EMC要求
土方和建筑工程机械带内部电源的机械的电磁兼容性(EMC)第2部分:功能安全的附加EMC要求
航天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